翻页   夜间
钟智看书岛 > 三国之傲视天下 > 第四章 真实的鲁肃
 
   (PS:新的一月开始了,希望老朋友们能够继续一如既往订阅支持风华!

   新朋友们,如果觉得《傲视》还可以的话,还请到17K收藏订阅支持正版!你们的每一次轻轻的订阅点击,就是对风华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同时,风华也会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提高自身创作水平,争取创作出更加精彩的章节!)

  ---------------------------------------------------

   “主公,接下来我们前往哪里?”在离开长沙城之后,典韦再次询问道。

   “这次,孙坚父子在长沙公然拦截我们,说明了我们的行动已经引起了他们的警觉。再加上周瑜在他们父子身边全力辅佐,想必他们父子决不会再坐以待毙,接下来势必将有所行动。

   现在就是看,看谁能够抢先一步了!

   走,去临淮东城!”王天杰说道。

   “临淮东城?主公,我们这是要寻找哪一位人才?”虽然文聘生活在宛城但是毕竟离荆襄比较近,因而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猛将谋士,可是闻言的他实在想不出临淮东城有什么人才,故而询问道。

   “呵呵!仲业不急,到时候大家就知道了!

   好了!时间宝贵我们即刻出发!”王天杰笑着说道。

   ……。

   “叩,叩,叩!”随着敲门声响起,一名下人缓缓打开木门,看着眼前的一行人询问道:“请问你们有什么事情吗?”

   “麻烦小哥前去通禀你家先生,就说辽东王天杰特来拜访子敬先生!”王天杰上前道。

   “哦,你稍等!”说完,下人再次关门。

   片刻之后,只见,一身得体素雅的鲁肃快步迎了出来,道:“呵呵!能得辽东之主王大人亲自登门拜访,实在令鲁肃受宠若惊,蓬壁生辉呀!”

   “王天杰特来拜访子敬先生!”王天杰躬身施礼道。

   “不敢,不敢。肃早就听闻大人为寻求贤才,不远千里甚至不顾身份,这种思贤若渴的渴望时常为天下士子们所称道,今日一见果然所传非虚。

   是肃怠慢了!大人快请里面请!”鲁肃邀请道。

   “子敬请!”

   这次,王天杰前往临淮东城所亲自登门寻访的人才就是鲁肃鲁子敬!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有壮节,好为奇计,喜击剑骑射。他与周瑜交好,孙策经营江东,他与周瑜同归之。孙策死,他继续辅佐孙权,为孙权所敬重。赤壁之战前夕,他力主与刘备联合抗曹。周瑜死后,任奋武校尉,代领其兵,继续维持与刘备的联盟。

   他为人严格,生活节俭,治军有方,禁令必行,虽忙于军备,手不释卷,又善谈论,擅长文辞。

   鲁肃死时,孙权亲临其葬,诸葛亮亦在蜀国为其发哀悼念。

   然而,鲁肃在后世之人眼中却给人是,一个一个顾全大局、忠厚老实而又才智平庸,谨小慎微的人物形象。

   但是王天杰通过史料文献记载以及实地寻访,并且在和老头子一起探讨,结果发现其实不然!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偏差,乃同样是受到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影响。

   其实,历史上的鲁肃不但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性情豪爽、处事果断,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绝对称的上是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然而小说家罗贯中为了要烘托诸葛亮和周瑜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艺术效果。从而忽略了他的丝毫不加逊色的才华,甚至是刻意而为。

   自古以来,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基业规划的《隆中对》堪称惊世天下。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实早在《隆中对》之前,就已经有人率先提出非常类似与《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路线,而此人不是别人,就是他鲁肃!

   在孙权询问鲁肃天下形势时说:“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鲁肃曾对孙权这样说过:“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的出,鲁肃就已经预测到三国鼎立之势,从而提出孙权以江东为基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待天下时机之成熟,统一天下成就刘邦一样霸业的战略规划路线。

   并且从鲁肃这番言语中,我们还可以很清晰的看出,鲁肃同样也看到中原混乱的局势,而据守江东则可以有效的避免中原的混战,静心发展。从这一点和当初王天杰带领广大百姓前往辽东之举,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之妙。

   更重要的是鲁肃本身就身处三国时代,却居然有如此长远的战略眼光不能不让人为之折服!

   只不过,鲁肃这里的三国鼎立其中并没有刘备,而是荆州牧刘表。只是随着后来形势的发展迅速崛起的刘备取而代之。

   然而,孙权却说:“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由于孙权爱于面子打着兴扶汉室的旗号,故而没有按照鲁肃的这一即定方针继续实施,否则天下也许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因此,仅从这战略规划上就足以看的出鲁肃并不比诸葛亮周瑜他们逊色!

   而在鲁肃死后,孙权对鲁肃的评价简约概括为:“两长一短!”

   说“子敬东来,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失二长也”

   然而,通过最终历史的进程发展,以及两千多年的历史教训积淀,王天杰却认为孙权对鲁肃的指责有所偏颇,是不公正的!

   在曹、刘、吴三家鼎立纷争的局势中,唯独鲁肃始终不渝地坚持孙刘联盟,这是因为他看到了联盟的维持与巩固,关系到江东生死存亡的长远利益,这是他目光远大的过人之处,也是孙权、周瑜、吕蒙、陆逊他们所不如鲁肃的地方。鲁肃死后,孙权派吕蒙袭取荆州,孙刘联盟完全破裂,而吴、蜀也最终被各个击破,随之灭亡。

   而这是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性才导致孙权的不解甚至指责。如果能够跳出当时历史的局限性,才真正让人明白鲁肃目光远大的过人之处。

   鲁肃一生的活动,证明了他是江东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样也只有鲁肃才配称得上战略家。

   所以,鲁肃决非《三国演义》中所刻画的顾全大局、忠厚老实而又才智平庸,谨小慎微的形象。

   而是,充满着大智大勇、临危不惧、多谋善断、坦荡豪爽、能言善辩、堪称一代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纵观历史长河能够称的上“四家”绝对屈指可数!

   而这也是为什么王天杰如此重视鲁肃的原因所在,也是为什么一定要抢在孙坚父子之前要得到鲁肃的关键原因。

   正所谓王天杰之前所说的:“这世间的人才虽然是择良主而居。

   可这中间不仅是良主在选择人才,同时人才也在选择良主。

   用现代所最流行的说法就是:双向选择!

   无论是王天杰在诚意上,还是在才能上,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王天杰超越三国两千多年的先知,以及对这个时代文人士子所永远不能回避的莫大知遇之恩,就决定这次“双向选择”的成功!

   也就在王天杰与鲁肃等一行人离开临淮东城不久,孙坚父子与周瑜等人也随之登门拜访。因此,也就有了上面的一幕。

   然而,王天杰一行人刚离开临淮东城不久,他们却似乎又遇上麻烦了……!

  ---------------------------------------------------

   (PS:对于,这次主角荆襄寻访人才已经拉开序幕,现风华征集大家的建议中!!!

   大家可以把你们心目中的人才告诉风华,根据大家的建议,风华会在接下来的章节进行考虑和适当的处理!

   同时也看看朋友们心中所认为的人才是否与风华相同?

   风华已经在书评区发帖置顶,大家踊跃跟帖吧!∧_∧!)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