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钟智看书岛 >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 第4057章
 
看到这里,历朝皇帝的表情都是相当微妙。

【汉高祖刘邦:这不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吗?】

【秦始皇嬴政:镜头还不够多,暂时没办法做出判断。】

【明太祖朱元璋:用教义来发动起事,朕没见过有最终能胜利的。】

华夏历史上,有很多次宗教发动的大起义。

最著名的,无疑就是东汉末年的五斗米教“黄巾军”大起义,以及元朝末年明教掀起的“红巾军”大起义。

黄巾军和红巾军虽然都非常声势浩大,但最终一统天下的是西晋的司马懿,以及假借明教名义,但实际上却将明教赶尽杀绝的大明朱元璋。

太平天国的这条路,朱元璋是非常不看好的。

【唐太宗李世民:先看看战争时候的表现,再做定论吧。】

改朝换代这种事情,终究还是要靠战争来实现的。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必须要说的是,太平军起义的时间点选择得非常好,而且上天也的确眷顾了太平军。】

林则徐出现在了镜头中。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一度被罢官,流放伊犁。

但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西洋各国纷至沓来逼迫大清签订不平等条约,道光皇帝逐渐意识到了林则徐才是那个真正的有为能臣。

鸦片战争结束三年后,林则徐再度被启用为陕西巡抚,平定了当地的刀客起义,随后晋升为陕甘总督。

成为陕甘总督的林则徐一边申请朝廷减免税赋,一边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很快就初步稳定了陕甘地区的局势,让这处原本起义频发的地区变得和平下来。

紧接着,林则徐又被调往西南出任云贵总督。在云南,林则徐有效地调和了少数民族和汉人之间的矛盾,招抚了大量起义军,又一次稳住了摇摇欲坠的云南,重现陕甘地区的稳定。

后来因疝气发作,林则徐不得已告老回到福建老家进行调养。

但事实证明,大清真的离不开林则徐。

陕甘、云贵才平定不久,广西又成为了大清起义最多的地区。

刚刚上任的咸丰皇帝在杜受田的力荐下,要求林则徐火速出山,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西搞定那些乱匪。

林则徐的家人、友人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加之广西的起义军比其他省份还要更多更杂,都极力劝阻林则徐前往广西。

对此,林则徐只是笑着引用了自己诗中的一句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说完,这位六十六岁的大清忠臣就上路了。

由于疝气一直没有痊愈,时不时还在发作,林则徐不得不坐在特制的卧轿之中,从福建、广东一路前往广西。

但即便如此,长途旅行对于老迈多病的林则徐而言依旧还是巨大的负担。

到潮州时,林则徐已经支撑不住。

勉强抵达普宁行馆时,他陷入重病,连稍微动弹都无法做到。

他自知时日无多,握住了随行儿子林聪彝的手,恳切地叮嘱道:

“我死后,尔等务必要效忠大清,绝对、绝对不能再让鸦片战争的耻辱重现!”

随后,他手指颤抖指着天际,连呼三声。

“星斗南。”

“星斗南?”

“星斗南!”

说完这三句话之后,林则徐右手无力垂下,闭上了眼睛。

【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日辰时,林则徐在赴任广西的路上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这位华夏的民族英雄,一辈子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地为了大清而操劳。】

【他才能极其出色,无论是广东禁烟,还是陕甘、云贵剿匪,都圆满地完成了朝廷交代的任务。】

【毫不夸张地说,林则徐就是道光朝的第一能臣。】

【只可惜,道光皇帝是一个只知道“守成”,目光短浅,意志不坚的平庸之君。】

【林则徐是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在道光皇帝的治下却终究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本事。】

【否则,鸦片战争的结局,断然不会那般耻辱,甚至可能以大清获胜而告终。】

【林则徐的死,对刚刚起事的太平天国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好消息。】

【否则,以林则徐的能力,一旦他真正开始主持广西剿匪事宜,太平天国必然会在最初期就被直接扼杀,再无任何的发展可能。】

【此外,太平天国还得到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广西浔州。

同样也是在病榻之上,一名老将军心有不甘,闭上了眼睛。

他的名字叫做张必禄。

张必禄,时任广西提督。

他骁勇善战,当时已经平定了广西境内最大的几支起义军。

这些起义军的首领陈亚贵、钟亚春等人都被张必禄一一击败擒拿。

洪秀全等人起事的桂平县金田村,正是浔州下辖之地。

若张必禄不死,已经率领麾下精锐清军抵达浔州的他也能迅速击败刚刚起事,还缺乏战斗经验的太平军。

然而就是这么巧,张必禄刚刚抵达浔州,也死了。

钦差林则徐、提督张必禄,两人只要活下来哪怕一个,都能轻而易举地用一根手指头碾死新生的太平军。

但这两人却偏偏在一个月内先后死去。

这导致清廷必须要继续寻找两人的接任者。

而消息从潮州、浔州传到北京,北京方面考虑后做出决定,再委任新的官员,新的官员再赴任。

这个过程,必然是以月为计数单位的。

就是这个空档时间,给了太平军弥足珍贵的发育机会!

桂平县,金田村中。

成千上万的太平军,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训练。

“杀!”

“冲!”

一队队太平军,井然有序,在校场上排出不同的阵势。

他们的练兵有模有样,配合虽然还有些生疏,但能看出来是非常有章法的。

而且太平军并不是传统的冷兵器军队。

他们配备了鸟枪、火铳等装备,甚至还有地雷!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历朝皇帝看着看着,都开始惊讶起来。

【汉高祖刘邦:咦,这太平军好像还真不是那种乌合之众啊。】

【光武帝刘秀:进退之间很有章法,坦白说,都不像是朕印象中一触即溃的农民军。】

【唐太宗李世民:太平军之中有能人啊,这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吧,居然能将军队训练到这种程度?】

【明太祖朱元璋:这要是再给他们多一些时间,得到多一点战争经验,恐怕要掀起惊涛骇浪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